揭秘“高屋建瓴”中的“瓴”字含义
成语“高屋建瓴”中的“瓴”指的是
成语,作为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它们通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生动的故事背景。在这些成语中,“高屋建瓴”是一个颇具画面感和深意的表达。它不仅描绘了壮观的景象,还传达了一种居高临下、势不可挡的气势。然而,要真正理解这个成语,就必须深入探究其中的“瓴”字所代表的含义。
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源于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。原文是:“(刘邦)因势破秦军,势如破竹,履军高屋上建瓴水也。”这段记载讲述的是楚汉相争时期,刘邦率汉军攻克了关中,然后领兵东出,收服了项羽的部将殷王司马卬,并占据河内地区后,带兵东下,攻占了西魏国都城,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。西魏王豹投降后又背叛了刘邦,和楚霸王项羽暗中勾结,联兵反汉。刘邦派遣韩信领兵去攻打他,大军压境,兵临城下,魏豹非常恐慌,闭关拒守。
面对这种情形,韩信针对魏豹龟缩于河东安邑,采取诱敌出战、以水上作战制胜的谋略,并派兵一部,从夏阳渡过黄河,进攻魏国的后方,声东击西,迷惑敌人。主力部队则在临晋津临河设坛祭水,准备渡河。面对这种情况,魏豹封锁的渡口防备森严,兵力也颇为雄厚。但韩信却故意挑选了一处河面宽、水流急的地方准备渡河,且不断派出斥候到魏营挑衅。一连几日,魏军都不出兵。
正当魏豹等军疲惫松懈之际,汉军却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,突然于另一处水流平缓之地搭起浮桥,大规模渡河。大军在渡过河后,直逼魏军军营,并迅速将安邑城团团围住。此时,韩信仍率主力军在临晋关一带虚设疑兵,装作准备渡河的样子。
在安邑,汉军出其不意地突然来袭,令魏豹措手不及,慌乱之中带兵迎敌,却被汉军击败。之后,韩信攻入城内,俘获了魏豹,并将其斩首示众。攻占了安邑城后,韩信下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,魏国民众大喜,纷纷出来欢迎汉军。就这样,韩信兵不血刃就取得了平定魏国的胜利。当战后韩信向刘邦汇报作战情况时,用了“履军高屋上建瓴水也”的比喻,意即其军队的战势就如同站在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,居高临下,势不可挡。从此,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。
在理解了“高屋建瓴”的整体背景和含义后,我们来重点解析其中的“瓴”字。瓴,读作líng,其本义指的是瓦沟,也就是屋顶瓦片的突出部分。具体来说,古代屋顶通常是用一片片的瓦片横向铺设而成,而这些瓦片之间的交接处会形成一道道向下倾斜的瓦沟,以便于排水。而瓴,就是指这些瓦沟中用来引导水流至屋顶边缘以便排水的凸起部分。由于这部分瓦片往往高于周围的瓦片,且呈斜面,因此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引导水流,使得雨水能够迅速、顺畅地从屋顶排出。
当我们理解了“瓴”字的本义后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会用来形容居高临下的态势了。因为在古代,如果一个房屋建得很高,那么屋顶上的瓦瓴就会更加显眼,同时也更加具有居高临下的气势。而一旦有人站在这样的高屋之上,并将瓶中之水顺着瓦瓴倾泻而下,那么这股水流就会以极大的冲击力冲向地面,无人能挡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,它不仅被用来形容占据高地的有利形势,还可以形容人在思考问题或制定策略时的高瞻远瞩和深刻洞察。当我们说某个领导者或战略家“高屋建瓴”时,就是赞扬他们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问题,具备超出常人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。
然而,尽管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的意象生动且含义深刻,但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却对其中的“瓴”字感到陌生或不解。这主要是因为“瓴”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,且其字形较为复杂,不便于记忆和书写。因此,很多人可能会将“瓴”字误读或误写为其他字形相近的字。
但无论如何,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都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它不仅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,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。在当今社会,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,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。只有具备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深刻洞察的能力,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。而“高屋建瓴”这一成语,正是我们追求这种境界和能力的生动写照。
通过对“高屋建瓴”中“瓴”字的深入解析,我们不仅了解了这一成语的深刻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,还进一步认识到其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和意义。愿我们都能够像站在高屋之上的智者一样,具备“高屋建瓴”的视野和能力,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- 上一篇: 如何让女士享受更多优先待遇
- 下一篇: 汽车换挡的正确方法
-
掌握成语“高屋建瓴”中的“瓴”字奥秘资讯攻略12-04
-
揭秘:“怹”字背后隐藏的独特含义与文化韵味资讯攻略10-28
-
揭秘“卜”字在“萝卜”中的组词奥秘资讯攻略10-31
-
揭秘!'趸'字究竟有何深意?资讯攻略10-30
-
解析'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'中的'则'字含义资讯攻略12-04
-
如何理解“应接不暇”中的“暇”字含义?资讯攻略10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