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攻略 > 探秘熊猫:独特外貌、生活习性与奇妙特点的全面解析

探秘熊猫:独特外貌、生活习性与奇妙特点的全面解析

2024-11-02 18:08:12

大熊猫,英文名称Giant panda,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,属于食肉目、熊科、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,是中国特有种。大熊猫以其独特的外貌、生活习性和特点,成为了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,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。

探秘熊猫:独特外貌、生活习性与奇妙特点的全面解析 1

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、丰腴富态,头圆尾短。头躯长1.2\~1.8米,尾长10\~12厘米,体重80\~120千克,最重可达180千克,饲养的熊猫略重,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。大熊猫的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,但黑非纯黑,白也不是纯白,而是黑中透褐,白中带黄。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,体毛粗糙,腹毛略呈棕色色泽。黑白相间的外表,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。大熊猫的圆脸颊上镶嵌着大大的黑眼圈,胖嘟嘟的身体,标志性的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,加上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,使得大熊猫的外貌格外引人注目。

大熊猫的皮肤非常厚实,最厚处可达10毫米,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,体背部厚于腹侧,体外侧厚于体内侧,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,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。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,这是由于它们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,光线很暗,障碍物又多,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。此外,大熊猫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,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,它们还能活动。

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十分独特。它们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,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。在野外,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会睡2\~4个小时,平躺、侧躺、俯卧,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。大熊猫善于爬树,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,或逃避危险,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。它们有时也会爬树侦察情况,逃避入侵者,或是打盹。在动物园里,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,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。即使在睡觉的时候,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,它们能够灵活地把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,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,并用手遮住眼睛。

大熊猫的性情总是十分温顺,初次见人时,常用前掌蒙面,或把头低下,不露真容。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,在野外偶然相遇时,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。但一旦当上了妈妈,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,即便是关怀看望,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,张牙舞爪,动手动脚。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,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,前肢伸开,后半身抬起,让身躯灵活舒展,或睡醒以后,前肢直伸打哈欠。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,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。

大熊猫之间的交流方式也颇具特色。对大熊猫种群来说,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,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,尾巴很短,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,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。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,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。因此,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。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,通常是发情季节,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。一旦它们见面以后,就转为声音交流。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、树桩、墙上、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,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,它们会晃动头部,嘴巴半张。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。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,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。发情季节的时候,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,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来。

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。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,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,竹类就占一半以上,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%,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、华西箭竹等7种。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,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,特别是牙齿。大熊猫的臼齿非常发达,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,构造较为复杂,接近于杂食性兽类,裂齿的分化不明显,犬齿和前臼齿发达,没有齿槽间隙。上门齿呈弧形排列,下门齿呈一横列,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,似乎形成双列,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。

大熊猫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,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,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,起着“

相关下载